
不斷增加的功能性飼料成分正在為增進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生產率和魚類健康提供潛力。挪威斯克雷丁水產養殖研究中心(ARC)歷經20多年對魚類營養的深入研究,早已認識到一些微量的成分對魚類的生長發揮了傳統營養所不具備的重要作用。在功能性飼料成分的研究中,最早發現且最有名的就是葡聚糖(beta-glucans),它增強了魚類的免疫系統。然而,近年來的研究,發現了更多的、功能廣泛的成分,它們對飼料利用率、魚類生長率、健康和福利等都有作用,對水產養殖業的未來非常重要,它減少了對飼料中需要高含量魚粉的依賴。
在1990年代,該研究中心將魚粉作為完整的一套營養物集中分析了魚粉的營養成分:脂肪酸,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利用分析所得的知識,將飼料中的魚粉含量降到了最低的25%,人能維持魚類的快速生長和健康,那時認為25%似乎是極限了。隨后,該研究所開始轉入探索一些營養物是否具有尚未發現的功能,以及這些功能是否與營養物的形態有關,進而了解到脂肪酸EPA和DHA對魚類是必需的營養素。但在魚粉中兩者都以磷脂的形式存在,而在魚油中又與甘油三酸脂結合在一起。而研究發現甘油三酸脂被吸收后主要作用在于能量的產生和脂肪的積貯,磷脂被認為能影響消化過程。研究確認還有一些功能性成分能維持內臟的健康及肝功能,另一些可充當免疫刺激劑和抗氧化劑在魚體內起到細胞水平上的重大作用。
這些功能性成分為魚類的健康和生長性能帶來了益處,而其中許多這些功能性成分存在于魚粉所提供的完整營養包內。因而,研究人員提出了以下設想:在飼料中添加正確形態的功能性成分是否可以有助于將飼料中魚粉的使用比例進一步降低。研究人員進行了一系列的添加不同形態的功能性成分的低魚粉飼料試驗。終于在2008年,該研究中心成功研發了能維持魚類整體性能,而魚粉含量降至15%的飼料。關鍵點在于,當取代魚粉時,按功能成分的形態進行精確計算它們的使用量和所需的各類成分是必需的。
該研究中心目前已經在魚粉含量接近于零的飼料研發上獲得了進展。此外,它們還同時在調研用其他來源的原料生產飼料的可能性。如,其它產業的副產品,用于提供所需形態的功能性成分。該研究所還使用營養基因學探索某些飼料成分對基因表達,以及基因功能開啟或關閉等方面的作用。
在該研究中心研發的用于鮭魚類和海水魚類養殖的普魯泰克(Protec)食料中組合了多種能促進魚類健康的成分。其中的葡聚糖與一種獨特的混合有機酸和植物提取物相組合,能促進腸道的健康并優化腸道微生物菌群,而抗氧化劑能在細胞內部產生功效清除由免疫系統抵抗各類感染而產生的自由基。
毫無疑問,對功能性成分的理解幫助了該中心的研究人員在魚類營養和提供對魚類的性能和健康有益的飼料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而對功能性成分持續不斷的探索,必將帶來飼料性能上的進一步發展,并將對水產養殖的可持續擴展作出貢獻。
(本網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