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的國內首個金槍魚海上養殖示范基地迎來了階段性成果。首批投放的幼魚已順利養成,部分個體重量超過50公斤,總數超過4,000條。

該養殖基地位于陵水黎安海域,距離海岸線3.6公里,是全國首個專門面向金槍魚的深遠海網箱養殖示范點。項目聚焦于黃鰭金槍魚的人工養殖,目前基地有4個重力式網箱,每個網箱周長90米。每年8月至次年2月,南海中北部水域聚集大量以黃鰭金槍魚為主的魚群。陵水憑借熱帶氣候和優良水質,成為毗鄰天然漁場的優質養殖區域。
早在2016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的科研團隊便啟動了深遠海金槍魚誘捕養殖試驗。2019年,該團隊又在南海開啟金槍魚誘捕與室內循環水養殖的初步探索。經過多年的積累與試驗,2022年研究團隊在陵水首次捕獲黃鰭金槍魚野生幼苗,率先實現了網箱養殖技術突破,為后續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基礎。2023年8月,經過精心篩選的南海野生黃鰭金槍魚幼魚被引入該基地。如今,經過近30個月的養殖,首批投放的金槍魚已達到商品魚標準,個體體長超過1米,部分重量超過50公斤,養殖金槍魚總數超過4,000條。
養殖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是捕撈活體野生幼魚難度大,幼魚生命力脆弱,運輸環節成活率難以保障。初期養殖時,疾病防控成為保障成活率的關鍵環節。黃鰭金槍魚食性挑剔,對餌料品質要求極高,只有精準且高質量的餌料才能保證魚類健康成長。此外,安全更換大型深海網箱也是一大難題。
黃鰭金槍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是優質紅肉魚類,飼料質量直接決定養殖成效。基地使用新鮮、高品質的餌料,保證了魚肉的優良品質。技術上,基地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合作,在人工繁殖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單次試驗獲得19.68萬顆受精卵,孵化率高達83.1%,為中國金槍魚種苗自主培育打開了新局面,養殖金槍魚在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上顯著提升,肉質風味更濃郁,口感優于野生魚群,品質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為推動產業發展,陵水深海漁業綜合體建設有序推進,計劃于2025年完工一座能抵御17級臺風、養殖水體達6萬立方米的桁架式智能網箱,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在種苗環節,陵水計劃建設縣級水產種業基地,集聚國際頂尖人才,籌建國際金槍魚研究中心,重點引進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等優質種苗資源,解決種苗瓶頸問題。物流和加工方面,文羅物流產業園配備超低溫冷藏和現代化加工線,保障陵水金槍魚在24小時內送達全國餐桌,最大程度保鮮。此次黃鰭金槍魚養殖突破,意味著我國金槍魚養殖技術達到規模化、標準化的新水平,也為國內市場提供了優質的金槍魚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