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全球首艘三文魚養殖工船“蘇海1號”在廣州黃埔文沖船廠順利下水,駛向南海海域展開試航。
“蘇海1號”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機所設計,2023年初開工建造,總投資近6億元。
項目由江蘇連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運營,背后由連云港市屬兩家國企攜手深圳大百匯集團共同出資組建.船長249.8米、型寬45米、型深21.6米,具備8.3萬立方米養殖水體,滿載排水量達13萬噸。該船將于今年秋冬季正式進入黃海冷水團核心區域,開展深遠海三文魚養殖作業,預計年產量超過8,000噸。
“蘇海1號”集養殖、加工、物流于一體,配備了先進的環境監測系統、自動投飼系統、船岸一體化管控平臺等智能裝備,可實現全過程遠程監控和精細化管理,模擬魚群自然生長環境,提升養殖效率和魚體健康。工船還具備較強機動性,可在遭遇臺風、赤潮等極端天氣時靈活規避風險,保障生產連續性。同時搭載自動化加工車間,配合冷鏈系統,最快可在24小時內將冰鮮三文魚送達國內主要消費市場。
作為全國首個采用工船模式的三文魚養殖項目,連云港依托黃海冷水團資源,正構建起“種苗-養殖-加工-冷鏈”一體化產業鏈,推動三文魚產業向深遠海延伸。近年來,三文魚消費在中國持續增長,有機構預測,到2030年中國市場需求將達21萬噸。“蘇海1號”的投入運營有望進一步緩解國內供需矛盾,推動冷水魚養殖實現從陸基走向深海、從傳統走向智能的重要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