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寧夏賀蘭縣鹽堿水養殖池塘邊,當地養殖戶感慨,“這鹽堿地以前看著都發愁!現如今,鹽堿地也能變成聚寶盆?!?/p>
賀蘭縣有著獨特的鹽堿水養殖特色,但過去由于缺乏科學技術和有效管理,鹽堿水養殖效益一直不高。近年來,水科院針對地方發展需求,制定《全鏈條支撐寧夏賀蘭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整建制全鏈條支撐賀蘭縣漁業發展,明確問題導向和大跨度協作方式,為其成功爭取國家資助1億元。
同時,通過開展現場觀摩、研討會和舉辦培訓班等方式,培訓當地漁業從業人員千余人次。珠江水產研究所多名科技人員被聘為賀蘭縣的科技特派員,指導大口黑鱸“優鱸3號”新品種生態高效養殖技術示范,實現病害發生率減低80%以上、畝產提升20%以上,示范帶動1000余畝水面、畝均增收30%以上,有力推動了地方大口黑鱸養殖規?;l展和漁業產業轉型升級。
如今,一系列措施的實施,讓賀蘭縣的漁業產業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水科院在當地構建的鹽堿水土一體化循環利用模式,實現了畝均產值7000元,為“宜漁則漁、宜糧則糧”拓展耕地資源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賀蘭縣成功獲評全國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縣。
在千里之外的江蘇省昆山市,科技的力量同樣為當地漁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水科院與昆山市持續深化合作,建立起大閘蟹科技小院,為大閘蟹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和人才支撐?!翱萍夹≡旱膶<覀兘洺碇笇В瑥酿B殖到銷售,給了我們很多實用的建議?!彼圃号c地方共建的昆山市陽澄湖大閘蟹產業研究院負責人介紹,在科技助力下,研究院成功申報省級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基地建設項目,昆山市也獲評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
強化整建制、全鏈條科技支撐,以集成式創新成果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落地見效。近年來,水科院啟動實施“十百千”行動,聚焦10個縣域、集成100項技術、實現漁民增收1000元的目標,實行“多單位+全產業鏈+整區整縣”模式一體化支撐漁區建設。近5年來,累計派出科技人員4000余人次,培訓農漁民45萬余人次,贈送魚苗魚卵6.3億單位,參與建設的曹妃甸等7個區縣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水科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緊扣漁業科技創新主責主業,加快推進現代科研院所建設,著力推動漁業科技高水平自強自立和漁業新質生產力培育,為漁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持續貢獻漁業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