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糧食安全問題日益嚴峻,我國作為水產養殖大國,承擔著保障優質蛋白供給的重要使命。
作為設施漁業的創新標桿,“魚菜共生”通過“魚肥水—菜凈水”的生態循環,實現水、肥、土地的高效利用,在提供優質蛋白的同時,還能滿足高端蔬菜的供給。例如,重慶“魚菜共生”人工智能工廠集成了工廠化循環水系統、飼料精準投喂系統、智能管控平臺等先進技術,養魚密度達60至80公斤/立方米,蔬菜年產量50公斤/平方米,相較于傳統農業提升了10倍。
當前,“魚菜共生”技術攻關的瞄準點主要在水質管理與尾水處理優化、魚菜動態平衡模型構建、智能化與自動化系統開發等,養殖尾水中資源化利用不足、高密度養殖下的病害防控、精準投喂及智能化裝備研發等亟待突破。
加大對設施漁業和“魚菜共生”的科技支撐,突破產業瓶頸,是推動傳統模式向智能化、生態化、高效化模式跨越式發展,助力我國在全球水產領域實現從“跟跑”到“引領”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