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葡萄牙首個海上養殖場
該公司計劃在葡萄牙南部離岸約9海里的海域開發一個浮動近海水產養殖設施。該設施的核心部分是一個直徑為50米的中心共享平臺,其周圍環繞用于養殖魚類的網箱。Mariculture Systems項目主要針對海鱸魚和海鯛,但養殖技術可以進行調整,以適應琥珀魚和金槍魚等其他魚類。平臺的占地面積不超過40公頃,投資超過200萬美元,預計年產量可達8000噸,年收入為5300萬美元。該公司CEO表示:“魚類在自然棲息地即海洋中生長得最好,因為那里氧氣、水流和營養物質充足。”然而,由于海洋環境惡劣,存在風暴、巨浪和強風強流等,到目前為止在海洋中進行魚類養殖仍是一個技術難題。因此,該公司開發了一種全球首創的新技術,能夠在暴風雨和巨浪中運行。浮動平臺通過鏈條固定在海底,并且始終保持在同一個地方。該平臺設計只有15米高,即使遇到10米或15米高的波浪也能保持穩定,不會被波浪推移或搖晃。在風暴期間,平臺可以將網箱降低到海平面以下50米處,確保魚類繼續正常生長。風暴過后,網箱將被重新提升,因此能夠全年持續運營,無需中斷。該平臺將擁有自動化系統來喂養魚類,并且依靠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運行。平臺上還將建有工作人員的居住空間、會議室和辦公空間,旨在方便工作人員進行水產養殖及其他行業的測試和數據收集工作。公司執行董事表示,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進行了大量測試,包括模型的海上試驗。Mariculture Systems公司的目標是在此次項目成功安裝后,將這種養殖平臺在全球廣泛推廣和部署。

02 海上水產養殖崛起
葡萄牙是全球最大的海鮮消費國之一,人均年消費量達到56公斤,遠高于歐洲平均水平22公斤。該國貿易和投資署的報告顯示,葡萄牙每年消費約62萬噸海鮮,但目前只有20萬噸來自本土生產,導致42萬噸/約9.71億美元的貿易逆差。Mariculture Systems項目總監Peter Beringer表示:“這個赤字是國家推動水產養殖業的巨大動力。”葡萄牙在藍色經濟中占據著關鍵地位,包括航運創新和海上風電的投資,同時該國也希望在水產養殖領域占據重要地位。Beringer表示,該公司于2021年首次與葡萄牙當局聯系,商討建立海上水產養殖場的事宜,部分原因是該國在藍色經濟方面的雄心。葡萄牙正致力于發展近海水產養殖業,而以色列Mariculture Systems公司希望他們的項目能成為葡萄牙首個獲批運營的海上水產養殖項目。
03 項目進展
目前,該公司的運營許可證正處于審批的最后階段,下一步將提交環境影響評估,計劃在8月份完成這項工作。該公司希望在今年年底前獲得項目的正式批準。一旦獲得所有許可證和批準,該養殖設施將會加速投入建設。與此同時,該公司還表示特別希望與飼料生產商合作,進行新成分的試驗,以實時監測其影響。管理層計劃從今年開始籌集資金,目標金額尚未公開,并計劃在2025年初完成資金籌集。資金到位后,預計需要18個月進行建設。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經收到了來自西班牙、法國、希臘、克羅地亞和土耳其等多家造船廠的建設投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