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综合激情网,丝袜美腿一区,人妖欧美一区二区,小h片在线观看

簡體 繁體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科技動態 > 國內發展動態 > 正文 國內發展動態
“國能黃海1號”:江蘇省首座風光漁一體化半潛式養殖平臺
作者:中國漁業裝備    來源:中國漁業裝備    發布日期:2025-07-28 09:19    字體大小:【大】【中】【小】

近日,江蘇省首座風光漁一體化半潛式養殖平臺——“國能黃海1號”在啟東生產基地成功舉行吉水儀式。該平臺對構建多元化、高效益的深遠海漁業養殖模式,推動風光漁融合具有示范意義。

該平臺首次采用半潛式鋼構網箱設計與在運海上風電機組深度融合,構建“風電+光伏+牧場”一體化模式,搭載50千瓦太陽能電力系統和儲能系統,實現綠色能源的自給自足。計劃第一階段養殖魚種為大黃魚,采用接力養殖模式生態牧漁,每年投苗2批次。

平臺所在的射陽海上風電場,資源條件得天獨厚。該風電場區中心離岸約65公里,涵蓋H3#、H4#、H5#三個風電場區,總涉海面積148.88km2。場區115米高度年平均風速達7.8米/秒,平均風功率密度515瓦/平方米,年平均可利用小時數超3300小時,風能資源優渥,為海上風電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平臺還擁有卓越的穩定性和抗風浪能力,即使在惡劣海況下也能保障養殖作業安全持續,顯著降低傳統養殖風險。搭載了先進的智能養殖系統,實時監測網箱養殖生物的生長狀況與水質環境等關鍵參數,并依據數據分析實現精準投喂、智能增氧等操作,極大提高了養殖效率和管理水平。

風光漁一體化模式巧妙融合風力發電、光伏發電與漁業養殖:風力發電機將海風轉化為清潔電能,光伏板在陽光下持續產生電力,水下養殖設施中海洋生物茁壯成長。這種模式實現了資源高效利用,在同一片海域可同時收獲能源與漁業產品,大幅提升海洋經濟產出效益。從生態角度看,海上風電樁基能為魚類、貝類、藻類等提供棲息和產卵場所,吸引海鳥等獵捕型生物,助力構建復雜穩定的海洋生態食物鏈,促進海洋生態修復與保護,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

打印本頁

主辦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漁機所)

滬ICP備09044632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2435號

網站保留所有權,未經許可不得復制,鏡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市| 左云县| 镇江市| 蓝山县| 孟州市| 河西区| 青田县| 依安县| 龙口市| 松溪县| 梧州市| 治多县| 苏州市| 宜阳县| 余姚市| 集贤县| 连城县| 台南市| 彝良县| SHOW| 徐闻县| 永新县| 宁都县| 嘉定区| 临澧县| 鄢陵县| 阿坝县| 岳阳市| 剑阁县| 海宁市| 乌拉特中旗| 启东市| 安国市| 新兴县| 随州市| 印江| 珠海市| 岑溪市| 达拉特旗| 吉木乃县| 潜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