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動態
在海洋經濟蓬勃發展的浪潮中,一場以產學研深度融合為驅動的產業變革,正在魷魚產業鏈上悄然展開。舟山漢益遠洋漁業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學與元一海產精制品有限公司三方攜手,通過“捕撈-科研-加工”全鏈條協同創新,為魷魚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上海海洋大學作為我國海洋漁業領域的領軍者,在捕撈技術、漁情預報與海產品加工技術方面成果斐然。依托與元一海產精制品有限公司成立的聯合實驗室,聚焦魷魚產品深加工難題,將行業前沿理論與企業生產實際深度融合。
科研團隊發現,魷魚的品種、捕撈海域、時間等因素,均會對其口感、營養成分產生顯著影響。為突破這一技術瓶頸,科研人員開展大量實驗,精準劃分出不同品種、鮮度、規格魷魚的最佳加工方向,為產品開發指南。
基于水產品特有頭足類魷魚的生物學、原料學等加工利用特性分析評價研究,以提升魷魚冷凍加工制品品質為核心,重點突破了三大技術。首先,創新應用酶解技術,針對魷魚肌肉蛋白特性,優化酶解工藝參數。其次,開發綠色高效的超聲輔助技術,通過空化效應強化魷魚預處理效率。最后,研制并應用生物抗凍肽制劑,替代傳統化學保水劑,提升冷凍魷魚品質,減少冰晶損傷率,推動產品符合健康食品消費趨勢。
在產業鏈上游,舟山漢益遠洋漁業有限公司憑借其強大的捕撈實力,為產學研合作筑牢根基。公司旗下50余艘專業捕撈船,常年活躍在阿根廷、秘魯、赤道、印度洋等海域,從事魷魚、秋刀魚等海產品捕撈運輸。此次合作中,漢益遠洋漁業主動調配部分船只,嚴格按照元一海產的加工需求,對魷魚進行分級、分割、冷凍加工,并詳細標記捕撈時間、海域等信息,實現原料從捕撈端到加工端的“定制化”供應。這種創新合作模式,不僅省去中間流通環節,提升原料供應效率,還為企業解決原料銷售難題,保障產業鏈上游穩定。
作為產業鏈下游的加工龍頭,元一海產精制品有限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上海海洋大學的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基于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和漢益遠洋漁業提供的優質原料,元一海產不斷優化加工工藝,推出一系列高附加值魷魚制品,極大提升了產品市場競爭力。
三方合作成功串聯起魷魚產業鏈上、中、下游,顯著提高產品開發效率與原料利用效率,有力推動魷魚捕撈與加工行業健康發展。值得期待的是,三方未來還計劃在漁獲物溯源技術領域展開深度合作。通過整合上海海洋大學的科研優勢、舟山漢益遠洋漁業有限公司的捕撈數據資源以及元一海產精制品有限公司的加工信息,構建一套完善的魷魚產品全生命周期溯源體系。消費者只需掃描產品二維碼,便能獲取魷魚從捕撈海域、加工流程到銷售終端的全部信息,讓每一份魷魚產品都實現 “來源可查、去向可追”。這不僅有助于提升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還將進一步增強消費者信任,為魷魚產業開辟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此次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為我國海洋漁業產業升級提供了寶貴經驗。隨著合作的持續深入與技術創新的不斷推進,魷魚產業鏈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發展前景,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