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魚菜共生科技示范園,養殖槽內的各類魚兒歡快游弋,另一側田地里的各類蔬菜長勢喜人,傳統農業與現代科技在這里充分融合,讓生態農業更高效。
作為特色種植、養殖一體的高效農業形式,“魚菜共生”通過技術手段將養魚的水過濾,變成自帶有機肥的“營養液”供給蔬菜,種菜的水經過養分吸收后,又變成適合養魚的水,實現“魚幫菜、菜幫魚”的循環發展模式。
喀左縣魚菜共生科技示范園位于喀左縣興隆莊鎮半拉燒鍋村,為縣級鄉村振興產業項目。項目總投資2250萬元,占地面積141畝,于2023年9月開工建設,2024年10月投產運營,集“循環、數據、云端、有機”于一體,是東北首家規模化魚菜共生智慧工廠。
“項目采用人工智能算法控制魚菜共生系統的運轉,將水產養殖和蔬菜種植有機結合,相較于傳統技術節約水資源90%、土地資源 80%、人力資源70%。365天不間斷生產,實現了養殖、種植雙贏,每噸水最多可養殖魚50公斤,每平方米種植蔬菜產量50公斤,魚類對比傳統養殖業產能提高10倍,蔬菜對比傳統種植業產能提高5倍,實現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喀左縣魚菜共生科技示范園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喀左縣魚菜共生科技示范園已成功培育出多個優質蔬菜品種和特色魚類品種,產品品質優良,年產值預計可實現1000萬元。在企業獲得利潤的同時,當地每年可獲取運營收益112.5萬元,可為周邊村民提供30個穩定的工作崗位,帶動村民持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