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上旬,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組織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有關專家,深入清流縣現代漁業苗種場、明溪瀚仙鎮小眉溪村、大焦村等地,對池塘改造如何結合節能減排技術進行調研指導。
在調研中,專家建議經過標準化改造的池塘,可增加10-15%的尾水池,將拔污和清淤的污水引入尾水池;在尾水池中可種植水生植物,養殖黃鱔等不投餌料魚類;沉淀的淤泥還可以作為周圍果樹的肥料,變廢為寶,一舉多得。調研中,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李林春老師還現場示范,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多項生態養殖池塘專利傳授給養殖戶,并建立對口聯系,幫扶指導。
據介紹,福建省標準化池塘改造項目經過一年多的實施,大部分池塘進行了基本條件的改造,但離現代漁業建設的高效、生態、節能、環保的標準還有一定差距。尤其是池塘改造后普遍存在養殖過程中拔污和養成后清淤直排河道造成污染的問題。調研中,專家們表示,池塘底部微孔增氧技術,尾水處理技術在江蘇等省比較成熟,福建省應積極探索應用微孔增氧技術達到“節能”,應用尾水處理技術解決拔污、清淤達到“減排”,使養殖用水達標排放。專家建議,可建立技術試驗示范點,加強示范推廣,切實提升福建省池塘改造技術水平。
(來源: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