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加大標準化水產養殖池塘建設力度。在認真總結去年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再開展5萬畝養殖池塘高質量、高標準的建設,建成一批規模集中連片、主導品種明確、區域特色突出、社會經濟效益顯著、組織化程度高的現代水產養殖示范基地。
二、開展養殖水域的環境整治。加強沿海地區陸源排海污染的防控;對海上養殖密度進行疏理;對養殖業污染物排海進行情況普查,制定限制投放鮮活餌料的規定,建立對不同的投餌方式實行污染補償的制度。加強內陸地區養殖規劃,合理布局庫區網箱養殖。
三、堅持不懈抓水產品質量安全。一是積極研究應對水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帶來的新形勢新問題,推動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二是繼續推動市縣兩級水產品質檢體系建設。三是加強漁業標準化工作。四是加強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五是加大水產品質量監管抽查力度。
四、完善漁業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機制。一是開展全省漁業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和整頓專項行動。二是全面落實全省漁船信息化管理。三是建設漁業船舶防避碰系統。四是推行漁業安全管理的社會化網絡試點建設。五是建造服務中心和一級漁港的消防艇。六是建設基層漁港監督機構。
五、強化苗種管理、技術推廣和病害防治等服務體系建設。一是扶持一批現代漁業苗種場的建設,規范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的管理。二是加大對基層水技站能力建設的扶持力度,抓好漁業“五新”推廣工作。三是建設水生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及一批縣級水生動物疫病防治站,提升魚病防治能力。
六、扶持和指導漁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健康發展。通過項目資金扶持、農機補貼、財政擔保等措施,進一步加強漁民專業合作社的培育工作;制訂漁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評選標準,再創10個省級漁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
(來源: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