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為滿足工廠化深遠海養殖魚類監測需求,漁機所智慧漁業技術與裝備科技創新團隊在山東煙臺明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展了養殖專用傳感器的示范應用。此次示范使用的關鍵設備為漁機所自主研發的FM750養殖監測傳感器。
本次示范分別在工程化養殖池和“藍鉆一號”大型養殖圍欄開展,以紅瓜子斑和斑石鯛為目標魚體,重點對傳感器的監測性能和效果進行了測試。團隊在不同垂直深度以及水平位置部署了設備,通過自動投餌吸引魚群,并利用養殖監測傳感器顯控界面進行實時的數據采集。
在圍欄養殖測試中,創新采用水下攝像頭與養殖監測傳感器共同監測、實時對照的方式,傳感器與水下攝像頭布放位置一致。當攝像頭捕捉到魚群時,養殖監測傳感器也同步收到魚群回波信號,畫面清晰且延遲低,實現了水下魚群探測的實時監控。


在工廠化養殖池測試中,聲吶可精準掃描過濾裝置和池壁,當魚群進入掃描范圍時,能快速捕捉清晰的回波數據,圖像更新速度快,進一步驗證了該傳感器作為養殖專用設備的適配性。




通過對數據采集和養殖場景分析驗證,該設備在養殖池和圍欄平臺均表現出良好的監測效果,系統運行穩定可靠,能夠根據環境變化實時顯示監測結果,實現了魚群的精準監測,為后續開展生物量評估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