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0月12日至13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裝備工程學科委員會、中國水產學會漁業裝備技術專業委員會和農業部漁業裝備與工程重點開放實驗室聯合舉辦的2009年漁業裝備與高效生產技術學術交流會在上海召開。水科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東海水產研究所、黃海水產研究所、南海水產研究所、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和來自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浙江省海洋學院、中國水產總公司和威海中復西港船艇有限公司等科研單位和企業的近70多位科研人員參加了本次學術交流活動,本次會議交流論文和報告36篇。
會議由水科院漁業裝備工程學科委員會、中國水產學會漁業裝備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徐皓所長主持了主題報告會,由水科院漁業裝備工程學科委員會委員,東海所王魯民副所長和南海所關長濤主任、漁機所諶志新主任分別主持了漁船、節能、漁具、養殖工程等方面的專題會議。此外,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學科發展處王玉梅副處長等也出席了此次學術交流會。
在主題報告會上,中國海洋大學萬榮教授首先作了《水流中重力式養殖網箱與柔性漁具響應特性的數值計算》的報告,提出了一種基于有限元原理的用于評價水流作用下網箱耐流特性和柔性漁具形狀與張力的計算機數值模擬方法,可以正確的反映網箱和柔性漁具在水流中的響性特性,具有較好的解得穩定性和收束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模型實驗和現場試驗,大幅度的節省工程設計費用,縮短設計周期,為網箱和漁具的優化設計提供一種簡便、經濟的理論分析手段。隨后東海水產研究所樊偉研究員作了《3S信息技術的海洋漁業應用》,總結概況了3S信息技術的海洋及漁業的主要應用情況,并提出綜合集成應用是開展海洋漁業研究的主要發展趨勢。最后由南海水產研究所郭根喜研究員作了《挪威、愛爾蘭深海養殖設施與裝備技術考察報告》,報告了通過考察與交流,取得的重要的成果:基本了解了歐洲深水網箱養殖與裝備技術的現狀及發展動向,對我國開展深水網箱養殖與裝備技術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建立了中國與挪威,愛爾蘭深海養殖技術裝備交流平臺;增強了漁業裝備研究國際合作的信心。
交流會就我國現代漁業裝備與工程的研究現狀與發展方向做了深入的交流,同時對國內外相關領域的技術發展,進行了探討。本次交流會將對我國現代漁業裝備的發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